近日,本報舉辦的“微信營銷監管大家談”有獎征文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專家評審,《由“微信紅包”引發的“互聯網+”時代工商監管思路初探》、《移動電子商務監管難如何破題》、《微信營銷及監管的幾點思考》等18篇文章以其專業的視角、精準的分析以及對于具體執法的有益借鑒本報舉辦的“微信營銷監管大家談”有獎征文結果揭曉(名單),分別獲得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
騰訊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5.49億,品牌微信號超過800萬個,微信軟件已覆蓋90%以上的智能手機。隨著微信用戶數量的劇增,特別是宣傳的低門檻、推廣的低成本,越來越多商家開始在微信平臺上尋找商機,各種營銷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加之微信朋友圈營銷的封閉性、臨時性以及分散性等特點,給一些不良商家逃避監管、不正當競爭等提供了可乘之機。加強對微信營銷的監管成為擺在執法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更是廣大公眾的期待。
鑒于此,本報開展了“微信營銷監管”大家談有獎征文活動。活動開展以來,全國工商、市場監管系統執法干部積極響應,踴躍投稿共收到來稿百余篇。這些稿件圍繞微信營銷主題,深入剖析了微信營銷違法行為表現形式、微信運營商如何加強平臺管理、如何高效維權及法律適用、監管難點等問題,其中部分文章在《中國工商報》研究思考版刊登,讀者反響良好。
根據評審規則,本次征文活動共評選出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10篇。
一等獎:
《由“微信紅包”引發的“互聯網+”時代工商監管思路初探》陳飛、陳柳斌
《將行業自律嵌入微商信用監管》南立軍、王俊生
《“微商”模式下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研究》趙治、楊樂
二等獎:
《移動電子商務監管難如何破題》潘勤毅、王可佳
《淺談微信營銷中的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王柱
《微信營銷存在的問題》李有楠、朱均旺
《淺議如何監管“微信廣告”》楊濤、胡彬、徐健
《微信打假的破局之路》何龍、張冬
三等獎:
《微信營銷及監管的幾點思考》瞿毅
《微信營銷監管需要加快步伐》馬莎
《微信營銷虛假宣傳行為的特點》馬新
《勿讓微信營銷成為監管盲區》方曉暢
《芻議基層工商部門微信營銷監管的現狀及對策》張云剛
《工商部門加強微信營銷監管要不等不靠》邱柏
《規范微信營銷行為激發網購市場活力》高少麗
《淺談對利用微信平臺進行營銷活動行為的監管》 徐振華、孫建新
《淺析微信營銷存在問題及監管對策》尹建良、傅文弢、徐健
《微信營銷模式監管手段探析》晏微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