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兌貼現利率怎么計算?
承兌匯票貼現率是指承兌匯票貼現利息與承兌匯票面值的比率。
一、承兌匯票貼現率
承兌匯票貼現率是指承兌匯票貼現利息與承兌匯票面值的比率。承兌匯票在一家銀行貼現時,不同時間的承兌匯票貼現利率不同,不同銀行之間也有差異。折扣率一般以貼現日為準,人脈好的銀行可以提供相對優惠的折扣率。
利息的計算時間是從銀行辦理之日起至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日止,但銀行承兌匯票期限短、到期快、票面金額相對較小,貼現難度相對較大。
二。承兌匯票貼現率的計算公式:
貼現利息=銀行承兌匯票面值*折算日利率*貼現日至到期日的天數
由于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標準不同,可能會以月份和年份為標準。
如果按照月利率計算,貼現公式為:票據面值×月貼現率y%×票據貼現日至到期日的月數。
有的銀行按照天數計算,貼現計算公式為:票據面值×年貼現率x%×(貼現日-承兌匯票到期日)天數/360。
該公式只是計算承兌匯票貼現的粗略公式。在實際貼現過程中,要根據是否是外地票據,以及銀行的實際收款時間來增減天數。由于利率變化等原因,銀行承兌匯票的最新貼現利率應咨詢當地銀行。
三。銀行承兌匯票貼現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是指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申請人因資金需要,將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轉讓給銀行,銀行按票面金額向持票人支付扣除貼現利息后的余額的一種融資行為。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應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基礎,將信貸資金的投放和回收與商品的回收緊密結合,使企業提前實現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企業可用資金。
特性
(1)風險低。雖然貼現業務是銀行提前交錢買匯票,但由于匯票已經被其他商業銀行承兌,相比貸款業務,承兌匯票的銀行的貼現業務風險要低得多,只要貼現銀行控制好票據的真實性和承兌銀行的資質。到期收回資金不成問題。
(2)流動性強。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應以真實的商品交易為基礎,將信貸資金的投放和回收與商品的回收緊密結合,使企業提前實現未到期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企業可用資金。銀行還可以將符合中央銀行規定條件的貼現票據向中央銀行再貼現,以克服銀行信貸,減輕貼現銀行的頭寸壓力,增加貸款總額和貸款收入。因此,貼現業務對貼現方和貼現銀行來說都是一項流動性很強的業務。
優勢
1、對于賣家,對于現有或新客戶。通過提供長期付款,客戶可以增加銷售額,提高市場競爭力。
2.對于買方來說,利用遠期付款,用有限的資金購買更多的商品,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流動資金的占用和需求,有利于擴大生產規模。
3.與貸款融資相比,可以明顯降低財務費用。
有資格的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申請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企業法人和其他組織。
2.與出票人或直接前身有真實的商品交易關系。
3.向直接前任提供增值稅發票和貨物裝運單據的副本。
4.銀行承兌匯票真實合法,要素齊全,背書連續,符合《票據法》和《支付結算辦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