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單位繳納社保如何做賬?
的新準則,它應首先記錄在應付職工薪酬下的相應明細科目中:1.應計單位部分:借:管理費-社會保險(單位)貸: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各種保險(單位)。
2.工資代扣:借:應付工資-應付工資貸款:應付工資-應付保險(個人)
3.銀行支付時:借:應付職工薪酬-應付各項保險(單位)薪酬-應付各項保險(個人)貸款:銀行存款。
繳納社保時
借:管理費等。970
其他應付款330
貸款:銀行存款1300。
支付稅款調整
借:應納稅額-納稅調整b
貸款:銀行存款b
發工資的時候
借:應付職工。
貸:其他應付款330
應付稅款-稅款調整b
銀行存款..一架330..
雖然都是單位發的,但是個人部分要從工資里扣(你多給他點工資就是了);因為單位繳納的部分和個人繳納的部分體現在不同的賬戶上。把本分公司個人應承擔的社保加到工資總額里,再扣除。
擴展數據:
會計科目往往有深不可測的感情,經理們通常不。;他們不懂會計,所以他們不僅不懂會計。;不想看財務報表,也不敢對會計科目的制定有任何意見。
會計科目其實只是對企業管理信息的一種統計分類,所以如果知道會計科目的性質和結構體系,每個管理者不僅可以理解財務報表,還可以設計會計科目,使會計信息成為一種良好的管理信息。
會計科目是會計人員記賬的基礎,在結構上分為五類:(1)資產(2)負債(3)資本(4)收入(5)費用(成本)。對此的解釋如下:
資產:指企業擁有的所有有價值的資源,可分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三類。流動資產是指現金和企業希望轉化為現金的資產。如銀行存款、應收賬款、存貨等。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不想出售但長期使用的資產,如土地、房屋、機器等。其他資產是指無形資產、未分配費用、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