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你好啊,我是小靜,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英語老師。
上個周因為一直忙著視頻制作,書沒怎么讀,連公眾號都斷更了兩天。
如今視頻終于發布了,第一版的觀看人次截至目前已達4.2萬,校園電視臺和學校的官方抖音也計劃播放宣傳,對我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視頻發布之后,不少朋友都留言或者私底下問我這樣的視頻怎么做,所以今天打算聊一聊一下這個過程中的故事,也算為這次“敢想敢做”的冒險,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01 拍前做好規劃
拍這種制作周期比較長的視頻和我們平時在朋友圈分享小視頻很不同,不能想到哪兒拍到哪兒,一定要有計劃。
計劃越完善,過程就越順利。
我們在這次拍攝的前一天,就確定了基本的故事框架和拍攝的任務分工,所以之后的工作才能有條不紊。
但不到位的地方在于,我們只是敲定了要拍攝的內容的大概的分工,并沒有詳細地討論拍攝方式,比如運鏡方向,取景要求等,都是在拍攝的過程中靠感覺臨時發揮。
這種隨意性首先是堆積了大量的素材,導致后期剪輯的時候挑花了眼,工作量直線上升。
其次,因為缺少提前的細致規劃浪費了拍攝時間,以致于有些鏡頭沒捕捉到或者拍的效果不好,很是遺憾。
比如說我們原本計劃拍攝第一個出寢室的學生,到了教室之后第一個開燈的場景。
但是因為在走到教室的路上耽誤了時間,導致她到教室的時候里面已經有好幾個人在了,再拍出來就不符合邏輯。
理論上來講也可以后期再重拍,但我們當時也不想把戰線拖得太長,也不想打擾學生上自習,所以能只能遺憾放棄這個鏡頭。
因此得到的教訓就是,一定要提前做好規劃,越細致越好,避免后期浪費時間。
02剪輯難在扣細節
很多朋友問我是用什么剪視頻的【經驗分享】如何拍攝并剪輯一個好看的視頻?,其實我最近一年多用的都只有一個APP,也就是我之前專門推薦過的剪映()。
基本操作也不復雜,無非就是“添加素材、文本和背景音樂,設置自己想要的效果,比如轉場、濾鏡、字體等等”,只要是經常玩手機的人,下載軟件之后幾分鐘就能搞清楚。
真正難的,在于摳細節。
不是說把一堆素材放進去就完事,而是要選擇、拼接最合適的鏡頭,然后反復嘗試不同的字體和轉場效果,直到自己覺得滿意。
最考驗耐心的,在于卡點。
因為這個視頻的精髓在于歌詞,所以很多畫面都要配合歌詞出現才有效果,字幕也要恰到好處才可以,所以在整體框架出來后的絕大多數時間,我都在不斷地調整、預覽這些細節。
所以我剪完之后不僅腰酸悲痛,連視力都覺得下降了好幾度。
最慘的是,因為反復看了太多次,最后視頻出來的時候,我自己已經完全沒有感覺了,無法確定有沒有我們最初想要的那種“很燃很勵志”的效果,以致于我不得不反復向身邊的小伙伴詢問他們看完之后的感受。
而且因為完美主義心態作祟,我之后每看一次,都能發現不夠好的細節,覺得還可以再繼續修改,這種心態真的非常折磨人。
03最難的,還是審美
細節只是技術層面的磨人,但審美,真的是能夠限制一個視頻質量的天花板。
如果真的想學剪視頻,那了解了基本的常規操作之后,剩下的就是不斷看高手的視頻,看優質的視頻,以此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這就跟做PPT是一樣的,基本的操作就那么幾個,能不能做得好看,就看做的人設計感強不強。
而設計感這種東西,是需要時間來積累的。
我大學學PPT的時候忘記是珞珈還是阿文大大說過一句,自己每天至少花2個小時瀏覽高質量的圖片網站,沒別的意思,就是為了積累美感。
所以要做視頻也是一樣的,需要反復揣摩,要的就是那個感覺。
你得知道,什么樣的東西,是好看的。
所以要隨時提醒自己,少刷粗制濫造的吸引眼球賺流量的垃圾視頻,多看優質的作品,不要讓自己的審美被腐蝕。
要知道,垃圾看多了,可能就會覺得這是常態了。
審美也是可以被塑造的。
04 最關鍵的,就是不斷練習
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拍攝和剪輯視頻也是一樣的,有很多東西我們知道怎么拍,腦子里有很美好的設想,但就是拍不出效果。
原因就是練習不夠。
所以多拍、多拍、多拍,不管是積累素材,也是練習手感。
寫在最后
差不多就是這些了,本來想寫個教程,結果變成了碎碎念。
還是等過幾天放假了,直接錄視頻給大家好好分享具體的剪輯操作吧,也算是在刪除草稿之前讓它再發揮一下余熱。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
最后再分享一下剛剛修改完的第二版,換成了陳奕迅唱的版本,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細節,雖然很多地方可能大家會覺得跟原來沒太多區別,但這大概就是創作的執念吧(笑哭.jpg)
感謝看到最后的你,我們明天再見~
讀完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點個在看或者轉發支持一下喲~你的每一個反饋都是支撐我堅持優質更新的動力~
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