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體向上VS俯臥撐——哪個效果更好?;不同部位的訓練動作可以沒有比別人更好的了。對于個人來說,想發展背部,就要做胸前引體向上和俯臥撐。如果說難度和消耗,引體向上更高。說到身體發育和力量發展,兩者都不能缺。
仰臥起坐、俯臥撐和引體向上這三項運動,哪個健身和塑形的效果更好?為什么?
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屬于徒手訓練中三種不同類型的動作。
如果只單獨訓練一個動作,即使練得再好,也會出現明顯的肌肉不協調。
而你說的塑形效果,如果是減脂的話,根本很難達到。想練肌肉,可以練一些。
我來詳細分析一下。
1.先分析這三個動作。
①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主要通過仰臥屈膝的形式,完成抬起背部直至身體坐起來的過程。
具體操作:
準備好瑜伽墊,跪著躺下。
雙手放在頭兩側,收腹挺胸,開始用力向上抬背。
停下來,直到身體完全坐好,然后向后躺,重復這個動作。
注意:手需要放在頭的兩側,可以不要用手托著頭,這樣會對頸椎和腰椎造成壓力,容易引起頸腰疼。
你需要完全抬起你的背部,直到你的身體完全坐下,但是你可以不要把背彎得太厲害。
②俯臥撐
俯臥撐,主要是通過手腳支撐的形式,完成下壓和起身的過程。
具體操作:
手和腳趾支撐在地面上,雙手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
收腹,挺胸,背部挺直,開始向下彎曲手臂。
停到最低位置,然后撐起身體,返回重復動作。
注意:整個過程中,要確保身體和軀干在一條直線上。
底部要做到:胸部完全貼地,需要放慢運動速度,這樣對胸肌的刺激效果更好。
③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主要是通過雙手握杠的形式,完成身體的上拉和下拉的過程。
具體操作:
跳起,雙手握住單杠,同時伸直雙臂。
向后彎曲雙腿并勾住,收腹挺胸,挺直背部,開始用力向上拉。
停到最高的位置,然后放低身體向后重復動作。
注意:雙手之間的距離大于肩寬,所以身體可以t抖,主要靠背部和手臂肌肉共同努力完成操作。
頂姿需要做的:胸肌上部可以貼在單杠上。
2.三個動作主要針對的肌肉
①仰臥起坐:前半部分抬起上背部后,可以刺激前腹肌上部。
后半段起床,主要靠腰背的力量,所以更多的壓力在腰部肌肉上。
所以仰臥起坐可以鍛煉一些腹肌和腰肌。
②俯臥撐:可以激活全身肌肉群,主要針對上身肌肉群。
主要刺激部位是胸肌,其次是肱三頭肌和肩部的腳趾,核心肌肉也可以練。
3引體向上:需要利用背部和手臂肌肉的共同努力來完成整個動作。
主要針對背闊肌,斜方肌,大圓肌,小圓肌、岡下肌和其他背部肌肉。同時也可以練習肱二頭肌、前臂肌肉和手握力。
綜上所述,仰臥起坐可以訓練部分腹肌,俯臥撐可以訓練胸肌,引體向上可以訓練背闊肌等背部肌肉。它們的刺激部位不一樣,受力模式也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動作可以和另外兩個動作兼容。
這三個動作屬于徒手力量訓練動作,在提速的前提下會消耗更多的熱量,但效果遠低于有氧運動,很難達到真正的減脂效果。
即使是結合訓練,也只是訓練到上半身肌肉群,并沒有針對下半身肌肉群的針對性訓練。如果長時間這樣訓練,很容易形成肌肉不協調。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都是徒手訓練動作,不可能達到所謂的"塑形與美容單獨訓練一個動作的效果。即使同時訓練三個動作也是片面的,很難達到全面減脂增肌的效果。
3.需要做出的調整安排
如果你只做徒手訓練,那么你肯定需要增加一些動作。
(1)加入深蹲運動。
需要加入下肢訓練的動作,第一個動作是深蹲。
可以鍛煉臀部和整個大腿的肌肉,還可以強化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加入諸如沖刺、高抬腿蹲等動作。
(2)加上向上和向下傾斜的俯臥撐。
正常俯臥撐需要在地面操作。
這時候你需要加上上斜俯臥撐和下斜俯臥撐,這樣整個胸肌才能練到位。
③增加反手窄握引體向上。
引體向上通常采用正手寬握的訓練方法操作,對背闊肌和上背部肌肉的刺激更大。
這時候可以加上反手窄握的動作,可以更多的刺激肱二頭肌和斜方肌下部。
④增加其他腹肌訓練動作。
仰臥起坐只能練一半的腹肌,腹肌下部練不了,腹部兩側的肌肉也練不了。
所以你可以直接把仰臥起坐改成卷腹,直接省略起床的后半部分,只需抬起上背部即可。
同時增加抬腿動作,直接并攏雙腿伸直抬高,讓前腹肌下部也能練到位。
最后,通過加入俄羅斯扭,可以訓練腹部兩側的肌肉,讓整個腹肌訓練到位。
4.基準計劃
周一:深蹲5組*12次,深蹲4組*12次,高抬腿深蹲4組*12次。
周三:正手寬握引體向上5組*10次,反手窄握引體向上5組*8個腹肌動作。
周五:標準俯臥撐:5組*12次,下斜俯臥撐:4組*12次,上斜俯臥撐:4組*10次腹肌動作。
周日:慢跑30分鐘。
每周三次徒手力量訓練和一次有氧訓練,可以同時增肌減脂。
唐不要單獨訓練腹肌,要重點訓練深蹲、引體向上、俯臥撐。
結合訓練,塑形效果會更好。
總結:
仰臥起坐,主要通過雙雙手放在頭的兩側,完成抬背的過程,直到完全坐好。前半個動作可以刺激前腹肌上部,后半個動作主要刺激腰部肌肉。
俯臥撐主要是手腳支撐在地面上,完成下壓至低位,再起身返回的過程。主要目標區域是胸肌,其次是肱三頭肌和肩膀的腳趾,核心肌肉也可以練。
引體向上,主要是通過雙手握住單杠,完成身體的上拉和下拉的過程。主要表現為背闊肌等背部肌肉,也表現為肱二頭肌、前臂肌和手握力。
三種作用有明顯區別,刺激部位也不同。都屬于徒手力量訓練動作。速度加快后,可以消耗更多的熱量,但很難達到減脂的效果。而且組合訓練只能到達上半身肌肉群,下半身肌肉群可以不要練習。長期這樣下去,很容易肌肉不協調。
需要增加深蹲來刺激下肢肌肉。加上上下斜俯臥撐,充分刺激胸肌。增加反手窄握引體向上,可以刺激中下部的肱二頭肌和斜方肌。將仰臥起坐改為腹滾動作,并增加抬腿和俄式轉身,使整個腹肌練習到位。
正式訓練中,腹肌訓練需要在深蹲、引體向上、俯臥撐之后進行訓練。這樣全身的肌肉都得到刺激,訓練效果會更好。
想了解更多健身知識,請關注"米優愛健身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