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圣祥
在國新辦舉行的2023年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統計數據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初,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打擊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專項行動方案》,對惡意搶注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公眾人物姓名、知名作品或者角色名稱等10類典型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給予嚴厲打擊。2023年全年,累計打擊惡意商標注冊申請48.2萬件,快速駁回搶注“長津湖”“全紅嬋”等商標注冊申請1111件。
近年來,每有社會熱點事件發生,無論是戍邊英雄戰斗口號“清澈的愛”,還是楊倩、陳夢、全紅嬋等奧運冠軍姓名,抑或是跟疫情相關的火神山、雷神山,甚至是劣跡藝人的惡搞名號,都會有商標注冊人和相關商標代理機構聞風而動,哪有熱點就往哪蹭,各種碰瓷各種搭便車。流量思維下的唯利是圖,讓惡意搶注商標毫無底線。各路搶注者都在拼手速,已然形成一條套路不斷翻新的灰色產業鏈。
惡意搶注商標違法違規,使商標注冊嚴重變味,侵犯了他人合法權益,誤導了商標受眾,擾亂了商標注冊管理秩序,破壞了誠實守信的營商環境,損害了市場的公平競爭。盡管惡意搶注不等于就能注冊成功,但其為滿足私欲而無所不用其極的行徑實在令人不齒。可問題是,即便大眾媒體每每炮轟,即便相關部門不斷打擊,惡意搶注卻源源不斷。這也說明,相關漏洞可能依然存在。
商標注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炒的;商標注冊是要守法的商標注冊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炒的,熱點是不可以亂蹭的。讓惡意搶注商標者付出代價,讓違法成本高于違法所得,是治理此類行為的關鍵。對惡意搶注商標的行為應當多措并舉,通過完善法規、設置審查指引詞庫、提高處罰力度等多種方式,營造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尤其是某些商標代理機構,起到了極壞的“專業”作用,應當注銷其資質驅逐出市場,并對相關責任人終身禁入。
當惡意注冊商標的成功率趨近于零,不僅牟利無望反而還會被重罰,乃至成為過街老鼠被人人喊打時,惡意搶注商標終將淪為可恥的笑話。(作者系執業律師)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