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通訊是啥?
服務器之間命令和數據傳輸的通信是服務器之間的通信。通常我們的交互除了P2P等協議外,大部分都是基于C/S架構的通信場景,比如FTP、HTTP、DNS等等。然而,一些安全協議方案通常包括多方服務器和用戶。這時候我該怎么溝通?例如傳遞命令和傳輸密鑰。
邊緣計算架構設計理念是什么?
邊緣計算將計算、網絡和存儲能力下沉到網絡邊緣,構建服務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旨在進一步降低時延,提高網絡運行效率,提升服務分發/傳輸能力,優化終端用戶體驗。同時,部署在邊緣計算平臺上的各種服務可以利用從終端獲取的網絡或用戶信息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
邊緣計算的7個主要應用場景(1)智能視頻加速,提高固定移動用戶對視頻的訪問速度,緩解視頻業務快速增長對現網造成的壓力。(2)密集型計算輔助,為網絡邊緣的云計算提供輔助,減輕云數據中心的壓力,降低傳輸成本,提升性能。(3)增強現實(AR)。(4)物聯網網關,提供低時延流量分發和數據處理能力。(5)車聯網可以更好更快地支持車輛感知、娛樂、路況分析等車載應用。(6)視頻流分析:本地分析監控攝像頭拍攝的數據。(7)智能家居和智能制造。
邊緣計算架構的設計理念
2018年,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和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聯合發布了《邊緣計算參考架構3.0》和《邊緣計算與云計算協同》。《邊緣計算參考架構3.0》分析了邊緣計算的背景和需求,強調了邊緣計算的概念和價值。從橫向架構到垂直行業,從功能視圖/實現視圖到業務視圖/使用視圖,他展示了邊緣計算的參考架構3.0,并分享了邊緣計算在階梯組網、工業機器人、能效管理、軌道交通設備預測性維護、能源網絡、智能交通等領域的業務實踐,提供邊緣計算的技術創新、應用研發和產業發展。
主要的架構設計概念如下
"兩個資料片"意味著擴大上下游,擴大橫向關聯;"一次集中"表示中間平臺濃度。包括感知(輸入)、執行(輸出)、計算、網絡、存儲的資源池通過邊緣計算的開放平臺實現跨領域綜合應用。
(1)擴展1:資源虛擬化,針對產品和技術的碎片化,對異構的感知、傳輸、存儲和計算資源進行抽象描述,將其虛擬成統一的資源環境,屏蔽底層細節,實現統一編程。
(2)擴展二:關聯語義化,針對個性化應用,構建語義統一的信息空間。語義是數據的意義和關系,應用可以通過語義關聯進行移植和重用。。
(3)集中化:管控平臺化實現了OS模式下的資源和應用的統一管控,包括:感知、計算、存儲、通信資源管理;語義模型的管理;應用程序設計環境;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