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文書是如何偽造的呢?
經查證,該事務所是利用修圖軟件,在原商標證件、文書模板的基礎上,通過修改相應的姓名、名稱、地址、編號等信息,偽造、變造《商標評審案件答辯通知書》、《商標續展通知書》等公文,主要目標對象為該所老客戶,利用對方的信任,騙取被害單位財物。
而這種欺詐行為,從2014年8月就開始了。
請他們進入待劈區
檢察機關認為,犯罪嫌疑人吳某某為謀取不當利益,偽造加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公章國家機關公文,下發給客戶,以此違法招攬業務,情節嚴重,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規定,涉嫌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罪。
浦東新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罪對吳某某提起公訴。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1
事實上,像吳某這類同行之恥、知產界敗類還是有很多的,甚至有人比吳某更甚——像之前遼寧鞍山市的一位經營者,還被人騙了10年之久呢!
10年前,在遼寧省鞍山市從事飲品生產的經營者王某通過一家商標代理機構“成功注冊”了一件商標。
10年來,因為持續的廣告投入,加之品牌經營,該商標甚至已經在鞍山小有名氣。然而,這個商標卻在其即將進行商標續展時漏了餡兒——商標注冊證期限就要到了,王某拿著證書到鞍山市另一家商標事務所去辦事續展,結果工作人員通過檢索查詢才發現,王某的證書是假的!
而這個商標從始至終都沒有以王某的名義申請過。
王某當下決定重新申請該商標時,才發現商標已被另一家飲品企業在相同類別上注冊成功了。多年經營、多年的投入,到最后竟完全是為別人做了嫁衣,而當初給他代理商標申請的那家機構早已不知所蹤代理機構偽造商標局蓋章文書被公訴!商標注冊千萬要小心這些“黑代理”!,維權都找不到人!
有人會說為什么騙子屢屢得逞呢,其實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普羅大眾對于知識產權的知識貯備不夠,對商標、專利的一些基本認知不足,所以在這些“黑機構”的連蒙帶騙之下,要么慌了神,要么不知所措,以至于順利被人利用心態頻頻得逞,所以啊,這些黑代理的“手段”多了解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商標注冊常遇見哪些“黑代理”的情形呢?
一、過分低廉的價格招攬你上鉤
“黑代理”最愛抓住人們追求性價比的心理行騙,但又往往提供不了具有價值的服務,只能以超低價引人上當,甚至號稱免費辦理。
然而事實上,不僅國家商標局每受理一件商標會收取固定的費用,代理機構自身也存在經營成本的,這一點相信消費者也不難理解。
而低價意味著幾乎無利可圖,所以如果價格低到過于劃算,實際上意味著代理機構也根本不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作詳細的商標查詢,更談不上為商標注冊出謀劃策了。
因為過低的代理費追求的是以價格吸引,促使目標客戶迅速上鉤。
更有甚者等到商標被駁回,明知商標再做駁回復審也注冊不了,卻又以“駁回復審”名義騙你再交一筆錢。而這些行為,完全構成欺詐性行為,千萬要小心!
二、虛假保障的承諾引你入局
商標注冊有嚴格的法律審查程序,而因為商標是人工審查、商標申請數量大、商標數據是人工錄入因此存在查詢盲期等客觀因素,是必然會存在一定風險的。
負責任的代理機構會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累計經驗結合查詢結果來判斷風險,并告知客戶商標注冊風險到底大不大,如果不能注冊還會提供修改建議。
而有的代理機構卻敢向客戶口頭承諾百分百保證成功,甚至“黑代理”完全不經查詢就接單,或查詢后明知有在先注冊商標,但為了牟利還是申報。
更有甚者就如同該案中吳某所在代理機構所為:根本不上報申請,出示假受理通知書。而吳某好歹還是一直在一個地方從事經營,有些黑代理更會在適當時候人去樓空、卷款而逃,讓你申訴無門!
三、巧立名目虛假收費,語言陷阱高價續費
申請商標所需的費用商標局僅在申請時一并收取。而“黑代理”會假借商標局名義,收取商標申請費用、代理費之外的“注冊費”、“商標申請保險費”、“商標預保護費”、“商標域名保護費”、“商標版權保護費”、“商標網上運營費”、“已注冊商標登記費”、“已注冊商標管理費”、“網上商標展示費”等。
甚至還有不少黑代理冒充商標局工作人員對商標查詢進行收費,收取查詢費,蒙騙申請人。
此外,就是話術中設置陷阱,先以低價的前期收費騙取信任,等到申請被商標局駁回——被駁回是必然,因為他們根本不查詢便代理提交了商標申請——再告知企業需要提交另一筆駁回復審費用,逼得企業要么選擇交錢繼續走流程,要么直接作廢。
然而選擇繼續往下走卻是一個無底洞等著你,從商標局走到商評委在走到知識產權法院,明明不可注冊的商標,卻害你浪費時間精力去爭取,好讓他們從中牟取大筆代理費。
四、偽造相關的文件和證書
就如同本案一樣,因為除了商標證書以外,商標申請過程中商標局是會下發各種官文的,光是各種節點的通知書就可能有好幾份。
然而“黑代理”往往在事前對申請人隱瞞商標申請流程,利用申請人知識空白,把沒有發生的流程說成有,把發生了的駁回結果隱瞞,通過制造假官文甚至假證書騙取錢財。
而這種違法行為性質惡劣是可構成刑事犯罪的。
總而言之,商標申請,一定要擦亮眼睛,選擇正規備案、深耕市場多年的正規機構,避免受騙!此外,如遇上述違法行為,也要及時保存證據,將線索及時向商標局或當地工商部門投訴舉報,及時查處,避免造成更大的利益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其它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等其他原因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