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電壓電容電阻等基礎知識?
物理電壓知識點
1.定義:電壓是電路中產生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器件。
2.電壓的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的: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3.測量電壓的儀器是:電壓表。
①: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應并聯在電路中;
(2)電流來自端子,來自端子;
③測量的電壓不應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2)實驗室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
(1)0~3伏,每個電池表示的電壓值為0.1伏;
4.存儲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為1.5伏;
②一塊鉛蓄電池的電壓為2伏;
③家用照明電壓為220伏;
(4):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伏。
⑤工業電壓380伏。
物理阻力知識點
1.:電阻(R)定義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導體對電流的電阻越大,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2.電阻的國際單位是:歐姆(ω);常用的:兆歐(mω)和千歐(kω);1兆歐103千歐;一千歐元,一百零三歐元。
3.決定電阻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截面積和溫度(R與其U和I無關)。
4.滑動變阻器:
原理:通過改變電路中電阻絲的長度來改變電阻。
:通過改變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標有50ω2A的滑動變阻器,表示:的最大電阻為50ω,最大允許電流為2A。
物理當前知識點
1.形成:電荷的定向運動形成電流。
注意:這里的收費是免費的。對于金屬,自由電子定向運動形成電流;對于酸、堿、鹽的水溶液,正負離子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的定義:正電荷運動的方向定義為電流的方向。
注意:在電源外,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
電流的方向與自由電子定向運動的方向相反。
3.獲得連續電流的條件:
電路中有一個電源電路作為通路。
4.電流的三個效應。(1)電流熱效應。如白熾燈、電飯煲等。
(2)電流的磁效應,如電鈴。
(3)電流的化學效應,如電解和電鍍。
注:電流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電流的作用來判斷它的存在,體現了轉化法的科學思想。
(在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或摸不著的物質或物理問題,我們往往要拋開事物本身,去觀察和研究它們在自然界中的外顯特征、現象或效應來認識事物,這在物理學中叫做轉化法。)
5.單位:(1)國際單位:a。
(2)常用單位:毫安、微安
(3)換算關系:1A1000mA,1mA1000μAa。
6.測量:
(1)儀器:電流表
(2)方法:
閱讀應該是"兩清",即看清終端上標注的范圍,看清每個大電池和每個小電池的電流值。
(二)使用規則:兩要兩不要;;s
①電流表應串聯在電路中;
(2)電流應該從電流表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否則指針會反轉。
(3)測量電流不應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
危害:當測得的電流超過電流表的最大測量值時,不僅測不到電流值,還會使電流表指針彎曲,甚至燒壞電表。
選擇范圍:實驗室使用的電流表有0~0.6a和0~3a兩個量程。測量時,先選擇一個較大的量程,試著用開關觸摸。如果測得的電流為0.6A~3A,則可以測量。如果測得的電流小于0.6a,則切換到小范圍。如果測得的電流大于3a,則切換到量程更大的電流表。
(4)絕對不允許在不使用電器的情況下將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極上,因為電流表相當于一根電線。
plc的發展歷史是什么?
緣起1968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出用繼電器來代替控制裝置;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研制出第一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DP-14,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線上試用成功,首次以程序化的手段應用于電氣控制。這是第一代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叫可編程,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臺PLC。1969年,美國開發了世界■首款PDP-14;;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架DCS-8;1973年,德國研制出第一臺PLC;1974年,研制出第一臺PLC。70年代初,微處理器出現了。人們很快將其引入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增加了計算、數據傳輸和處理的功能,完成了具有真正計算機特征的工業控制裝置。這時,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微機技術和繼電器常規控制概念相結合的產物。個人計算機發展以后,為了方便和體現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功能特點,將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命名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70年代中后期,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進入實用化發展階段,計算機技術全面引入可編程控制器,使其功能實現飛躍。更高的運算速度,超小的體積,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設計,模擬運算,PID功能,高性價比奠定了其在現代工業中的地位。20世紀80年代初,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已在先進工業國家廣泛使用。世界上生產可編程控制器的國家越來越多,產量越來越大。這標志著可編程控制器已經進入成熟階段。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發展最快,年增長率為30-40%。在此期間,PLC的處理模擬、數字運算、人機界面和網絡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也逐漸進入過程控制領域,在一些應用中取代了在過程控制領域占主導地位的DCS系統。20世紀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發展特點更適合現代工業的需要。在此期間,大型機和超小型計算機得到發展,各種特殊功能單元誕生,各種人機接口單元和通信單元產生,使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來匹配工業控制設備變得更加容易。